天色蒙蒙亮秋高气爽,清晨已经有几分凉意,时值九月末,郭往所在的整个乡村都已经开始忙碌起来。秋天即是落败的季节,也是丰收的季节。
村里的人神色匆匆之际还不忘打个招呼,在这段时间村民正赶时节,着急收玉米,或人力或机械。在村里村外不时看到听到割收机庞大的身影,以及运作的声音。
另外还有不停穿插于田间地头和村见的拖拉机,满载着村民辛勤半年的成果,这也是这段时间周围乡镇最常见的景象。
如今玉米成熟收割大多数村民选择的都是机械,还有少数的依然是用人力,毕竟机械收割总是不如人力收割的干净,没有那么多浪费的情况,以及金钱上面的花费。
最近几天郭往一大早就起来处理田间地头的事情,毕竟在村里还有几亩田地种着庄家作物。正是丰收的季节,现在田间要忙的事情也有一大堆,何况郭往家在村里的天地也有六七亩,自己一个人也是够忙的,现在也没有时间去书店了。近来两天都是从家里到地头两头跑。
在乡村凡是有本村户口的人,规定都能分到一亩多的田地,至于拿土地来中什么也就是你的事情,或租出去或中些其它的作物等等,或在地里建所房屋,都是你自己的事情。
郭往本来一共有五口人,后来两个姐姐都嫁出去了,按规矩村里是要收回多余的亩地,也是某种原因田地一直在郭往家的名下。主要还是现在村里的人们,也不再以种地为主业了,平时人们也是各有各的工作,地里那点收入也真是没有多少了。
还要买种子、化肥、浇园等等,这些花费等收成下来,可能还没有花的钱多。周围人们有一个笑话,有田不种可能每年亏五百,中了田每年要亏一千。当然这些也只是在这里周围乡村的情况,可能主要还是种植的庄稼太少的缘故。
因为是一个人的缘故,郭往也只能选择有机械收割,割玉米机“嗡嗡”运转,基本也就是一个半小时,就将六亩庄稼全部收完,再有村里的拖拉机载回家里,最后再将所有的玉米,弄到房屋顶上,这样就算完事。
收完玉米后就是铙地、镟地,将田地里面的玉米秸秆全部打的粉碎,再将田间的土地,镟至松软直到能适合的程度(也就是将地里黏硬的土地,翻新到松软,好让小麦种子更好的破土)。再将小麦种子种上,最后再将所有种子浇灌一遍,这一年田里的事情就算完事,至于以后也就是下一年的事情了。
这些事情说来简单,真正做起来却也是十分麻烦,还耗人们的耐心和精力。
这天,郭往领着铙地的大拖拉机,带到自家的天地,站在一边看着机器运转,一阵手机铃声响动,从口袋里掏出手机一看,是《老友记》制作组的一个人,伸手一按接通下来。
“喂,你好”,郭往先行说道。对面那头就说:“是郭先生吗”?
“是,你有什么事”,郭往问。对方回答:“是这样的,我们想请郭先生参加我们《老友记》的最新篇章的录制,请问您最近有时间吗”?
郭往眉头一皱,再问:“你们这次要录制多长时间”?对面节目工作人员就说:“时间不长,差不多也就是三天时间,当然还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”。
“你们这次录制不会还要来我家吧”?电话那边就解释,说:“不是的,这次最先录制是要在魔都这里,打这个电话就是问一下您有时间吗”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