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卫民很感谢队干部的支持,教得也更加用心。几天下来,郑卫民也习惯了这种节奏,每天傍晚和夜里走在乡间的道路上,他都觉得非常享受,在独自行走的时候,他的脑子会进行思考。道路两旁有水的地方,都会传来青蛙的呱呱叫声,此起彼伏,几乎从不停歇,这也让郑卫民觉得分外亲切。小的时候他只会觉得这些叫声烦人,扰得人睡不着觉,但现在他却感觉到怎么都听不够。回到中心小学,能熄灯的地方几乎都熄灯了,只有偶尔的几盏灯亮着。“哎哟,又回来了一个!是卫民么?赶紧洗洗!”白天没事的时候,郑卫民总是能看到几个男同学围着女同学转悠,特别是杜若,男同学都很喜欢找她聊天,谈古论今,各种话题都能找到。他觉得自己不需要往女同学身边凑,但在大家眼里,却算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存在。男同学觉得没什么,少了个竞争对手大家都要高呼“毛主席万岁”了;但杜若就很好奇,郑卫民的那个“女朋友”是有多漂亮?还有郑卫民参与聊天的时候,她能感觉到郑卫民一直都在收着聊,虽然说的不多,只是属于凑热闹的,但她能感觉到郑卫民隐藏在背后的那座冰山。当那些男生围着她聊天郑卫民在一旁看着的时候,郑卫民脸上有时候会露出一丝丝笑,郑卫民隐藏得很好,但杜若依旧能感觉到,那并不是认同的笑。但郑卫民只肯和他们聊历史,别的统统都不说。郑卫民随身带了几本书,闲暇的时候全靠它们才不至于太无聊,也只有在看书的时候,杜若才会觉得郑卫民像个有欲望的人。平时吃饭,不管吃的是棒子面还是野菜团子,郑卫民都是填饱肚子而已,并没有挑剔。杜若觉得即便郑卫民家里再困难,大学也上了一个学期,手里怎么也能留点钱了吧?而且她也知道,郑卫民一个月只有最低档次的十七块,这就说明郑卫民出身干部家庭,这个家伙的生活水平不该是这么自然。可能真的是书看多了,充实了精神之后,外在的因素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。但郑卫民也不像她说的那样,完全不在乎外在因素。七月底,郑卫民去公社下面的大队上课,遇到了大雨天,回来的时候一身狼狈。“卫民,你没伞啊?”冯志坚在廊下看到郑卫民冒着雨回来,就赶紧撑着伞出来接了他一下。郑卫民几步蹿回屋,赶忙用毛巾擦着头上和身上的水,又换了一身干衣服。“我还真没伞。”郑卫民在学校都是蹭别人的伞,临到过来的时候也没想过要准备一把,结果夜路走得多终于着了道。“那你惨了!实在不行,下次就别回来了,还折腾这一趟干啥?”“也对!借宿一晚也不是不行。”郑卫民觉得冯志坚说的也对,只是大队不管饭,毕竟还不能不吃饭。因为下雨,青蛙和蛤蟆们的叫声更响亮欢快了,呱呱叫了一整夜,郑卫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睡着,醒来之后天色不早。这些小东西,白天倒是挺安静的。雨还是在下,吃早饭的时候,大家便都知道了郑卫民昨儿晚上淋雨的事情。待到下午,雨依旧没有要停的打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