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能达小说网>历史>什么造反?本王这叫进京勤王! > 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权弊端
    眼下虽然他们朝堂中派系割裂,但当权者们都无法回避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,那就是随着这些年来国中内乱不止,兵连祸结,老百姓早就苦不堪言,有些地方几乎已到了饿殍遍野,易子而食的地步。

    在这种动荡不安的大环境下,即便是苏文太后跟上官鹤斗得再凶,也不得不维持表面上的和气,前一次他们举大军南侵,正是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,令北梁上下同心,他们也顺势得到更多百姓的支持和拥戴,说到底这就像是一场生意,输赢都是他们这些当权者获利。”

    谭震手中捏着酒杯,听完张真一席话后,露出格外吃惊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怎么了谭叔,你有什么在意的事?”

    谭震回过神来,感慨道:“果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贤侄对北梁朝局的分析鞭辟入里,就好似你对他们几方势力的动向了若指掌,可谁能想到你一直都在凤鸣,距离北梁大都相隔了万八千里。

    北梁虽暂时不足为虑,但经过上次的大战,皇上对我大炎军力心存不满,在和北梁军队正面交锋的时候,不得不承认咱们没有讨到什么便宜,甚至可以说要逊色于敌人。

    这也让皇上对兵部感到失望,实不相瞒在私底下,皇上曾质问过我,倘若大炎和北梁再次开战,我大炎三军将士将如何应敌,是否又会落入下风。”

    张真说道:“原来如此,我认为咱们的将士跟大炎的将士并没有实力上的差距,通过我亲身经历而言,双方彼此不相伯仲,但之所以在正面交锋时,我方总是要显得落于下风,主要是两个原因造成的。”

    谭震一听就来了精神,立刻追问道:“贤侄,你好好跟我说说,老夫愿闻其详。”

    “是这样的,北梁的大片国土都是草木丰茂的平原地带,那里最适合养马,而且北梁人以放牧为主业,大多数人自小就在马背上长大,因此无论是战马的质量、数量,还是骑兵的精湛骑射,都是我大炎所不能比拟的。

    即便大炎也有精良的骑兵,但由于没有那么多战马,而始终难以壮大,这就导致在跟北梁的战斗中,我们若是据守城池,采取守势,往往可以稳扎稳打,逐步确立优势。

    可一旦在开阔地带跟北梁铁骑正面交锋,则败多胜少,毕竟一支主力军中,骑兵所占据的数量没有那么大,步兵对上骑兵就太过于被动,承受不住骑兵的冲击。”

    谭震深以为然地点点头,在军中多年他自然很深刻的体会到这一点。

    接着,他追问道:“贤侄刚才只说了一个原因,那么剩下的那一个又是什么?”

    张真正色道:“第二个原因,又可以说是北梁与大炎最大的区别,那便是军功制度。

    在北梁,人人都可以投军,并且通过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而加官封爵,因此北梁的将士人人奋勇,与其说他们是为了国家而战,倒不如说是为了家乡父老,为了妻儿老小在拼命,只要立下军功就能够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。